• 南宫28(中国·NG)官方网站

    搜索
    搜索
    /
    /
    /
    商業銀行「大資管」轉型——打造資產端核心競爭力是關鍵

    商業銀行「大資管」轉型——打造資產端核心競爭力是關鍵

    • 分類:行業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佈時間:2016-06-29 14:03
    • 訪問量:

    【概要描述】

    商業銀行「大資管」轉型——打造資產端核心競爭力是關鍵

    【概要描述】

    • 分類:行業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佈時間:2016-06-29 14:03
    • 訪問量:
    詳情

    記者日前從中信銀行獲悉,中信銀行資產管理業務中心已於4月初正式運營,該中心按照事業部制管理,實行公司化運作,具有相對獨立的人事、財務、風險管理機制,原交通銀行資產管理中心總裁馬續田擔任該中心總經理。

    “一旦監管政策和國家政策對資管公司的設立放開,我們將快速實行無縫對接。”中信銀行副行長方合英在今年3月舉行的中信銀行2015年業績發佈會上透露。

    其實不僅是中信銀行,去年以來,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光大銀行、興業銀行等多家銀行變革組織管理體系,打造全新的產品和業務平台,為資管業務轉型按下了“快進鍵”。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資產管理行業是發達國家金融機構的支柱業務和重要盈利來源,是當今世界金融服務業中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在中國,大資管蘊含了巨大的市場空間,為商業銀行轉型發展創造了條件。目前,多家商業銀行已通過定增配資、專門的淨值型產品、“打新”基金等方式投資直接融資市場,商業銀行集團在“大資管時代”的競爭已經拉開了序幕。

    巨大資管“金礦”待挖掘

    作為新興財富管理業務,資管業務形式各異、內容廣泛、類型多樣,包括理財產品、受託投資、投資顧問等。

    2012年以來,監管部門推進了一系列市場化改革措施,逐步打破了銀行、券商、保險、基金、信託、期貨等各類資產管理機構之間的競爭壁壘,形成了相互交叉、跨界競爭、創新合作的發展態勢,“大資管時代”正式來臨。

    按照招商銀行前行長馬蔚華的解讀,之所以在“資產管理”前加上一個“大”字,緣由在於隨着監管的不斷放開,原有資管業務外延的不斷拓展。對商業銀行而言,相比於原來較為簡單的理財業務和投行業務模式,“大資管”無疑具有更加豐富的內涵和外延。

    “首先,這意味着銀行理財產品正在逐漸回歸代客理財的本質;其次,意味着銀行資管業務創新將日益呈現出諸多新的特點與趨勢;再次,意味着銀行作為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提供商的職能將日益凸顯。”馬蔚華認為。

    隨着“大資管”時代的到來,我國資產管理市場面臨着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日前,光大銀行發佈的《中國資產管理市場2015》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底,中國各類資管機構管理資產總規模達到93萬億元,過去3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51%。2020年預計將達到174萬億元;其中,剔除通道業務後預計規模達149萬億元,2015年至2020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7%。

    資管業務成銀行轉型利器

    隨着利率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入、民營銀行牌照逐漸放開、互聯網金融等金融創新的衝擊造成金融“脫媒”加劇,商業銀行傳統利潤空間逐漸收窄,主動尋求經營轉型已成為銀行業改革發展的必由之路,而向大資管轉型、實現綜合化經營則成為了商業銀行轉型的重要方向。

    “工行大資管戰略是指,在工行經營轉型的特定時期,對內整合集團資源,多部門合作,對外全市場配置資金,多機構合作,實現資產管理業務價值創造的最大化。”工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韓松對記者表示。

    興業銀行則強調以“大資管”理念為引領,整合國際國內最優秀的金融服務資源,開展橫跨資本市場、貨幣市場、債券市場、銀行間市場、非銀行金融機構市場等多個市場的綜合運作,形成強大的投資諮詢、資產管理以及交易服務能力。

    “資產管理業務整合利用集團資產管理平台和牌照資源,持續加強業務創新和業務聯動,形成發展合力。截至2015年末,興業銀行各類資產管理規模達2.76萬億元,較年初增長64.80%。”興業銀行計劃財務部總經理李健介紹說。

    光大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張旭陽表示,商業銀行轉型是資產管理市場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當前銀行亟待變革,這種變革將把銀行從傳統的存貸中介變身為數據分析者、服務集成商、交易撮合者、財富管理者。變革的路徑就是通過資產管理業務,讓銀行成為直接融資體系和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

    提高資產端核心競爭力是關鍵

    韓松認為,銀行資產管理行業大致經歷兩個階段:前十年從存款到理財轉化,在此過程中,關鍵是“誰在賣、賣什麼價格”,一定程度上依託於商業銀行信用;後一階段將從理財向資產管理轉型,在此過程中,更多看“誰在管、管得怎麼樣”,投資管理能力決定資產收益。

    “與此同時,資產的概念將更大,涵蓋存款、理財、保險、信託、實物資產等。”韓松說,因此,銀行應強調投資研究能力,針對養老、消費、教育、財富傳承、稅務籌劃等多元化的客戶需求匹配不同的產品。

    記者注意到,大資管時代下,商業銀行向具有多牌照金融控股集團發展的趨勢愈加明顯。目前,工行旗下子公司有工銀瑞信、工銀租賃、工銀安盛、工銀國際;建行則在非銀行金融領域擁有建信基金、建信租賃、建信信託、建信人壽、建信期貨5家境內子公司。

    業內專家表示,在商業銀行向大資管轉型、實現集團化的進程中,商業銀行需要修煉好“內功”,打造出資產端的核心競爭力。

    “商業銀行應樹立綜合化經營的戰略理念,打造全新的產品運作體系和業務流程,發揮集團多牌照優勢,針對多元化的客戶需求,提供受託投資和全方位融資等資產管理服務,提高對廣大客戶的跨市場、多元化金融服務能力,加快從傳統融資中介向全能服務中介的轉變,走特色化經營道路,避免出現產品的同質化、業務模式單一等問題。”郭田勇認為。

    另外,郭田勇強調,商業銀行要注重各類風險預警與管理的制度建設,強化利率風險、市場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的統籌管理。從綜合化經營的業務結構出發,識別利率風險、市場風險和流動性風險,評估各類風險對商業銀行集團的影響;加強對表外業務期限錯配的控制,發揮銀行集團協作優勢,創新風險管理機制,提高風險內部對沖的能力。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相關資訊

    暫時沒有內容信息顯示
    請先在網站後台添加數據記錄。

    COPYRIGHT©2021廣州南宫28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粵ICP備05040524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廣州